村民在中藥材基地忙碌。(攝影:冉川)
初夏時節,忙完了自家田地里農活的郭興國一直沒閑著,仍舊天天往外跑,有時幫人管護中藥材,有時幫人移栽菜秧,有時幫人修整果樹……
“喂!忙哦,今天在幫人栽魔芋?!笔謾C鈴聲響起,郭興國大聲回答。電話那頭,通話的人常常產生疑問,老郭從啥時候起變得那么忙了?
原來,老郭所在的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涂市鎮銀嶺村,丘陵起伏,連綿不絕,山坡地多,肥土良田少。過去,村民們主要靠種植玉米、紅薯、土豆“老三樣”過日子,在種與收之間,村民忙完一陣就可以休息一陣。
近年來,村里通過盤活閑置土地、林地和涉農資金等資源,積極探索“三變”改革。如今,魔芋、蔬菜、百合、黃精等產業基地越來越多。
吊瓜喜獲豐收。(攝影:冉川)
村民們開玩笑說,自己從過去自家地里、家里的“二里”生活,變成了現在自家地里、家里、務工基地里的“三里”生活。
“村里的魔芋基地和烤煙基地隨時都有活干,工資80元一天,怎么都比閑著強?!崩瞎f,如今他雖然比以前更忙了,但是腰包也比以前更鼓了。
事實上,老郭生活的變化就是涂市鎮實施“三變”改革,促進全鎮農村產業興旺、群眾富裕的一個縮影。
一丘丘成熟的稻田。(攝影:段成軍)
在距老郭家不遠的涂市鎮桃魚村,“三變”改革的春風也吹拂到了村里的一丘丘稻田。時下,大田、小田里隨處可見三五成群的村民身影,大家正忙著蓄水犁田,為育秧做準備。
“前些年在打工潮的影響下,大量青壯年勞力外出,讓不少水田都撂荒了?!碧音~村黨支部書記、村委會主任石化斌介紹,除了水田,村里還有不少旱地、林地都成了閑置資源。
2021年,在涂市鎮黨委、政府的支持下,桃魚村的“三變”改革邁出了堅實的一步:以尊重群眾意愿為前提,將田土、林地等資源集中到合作社,再由合作社進行打包流轉,農民獲得土地、林地的全額租金。之后,合作社將路、水等基礎設施量化到市場主體進行保底分紅,形成附加股。
通過“三變”改革,桃魚村成功將集體資源、資產、資金量化確權到全村2520人,實現了全村同有基本股,做到家家有股份、人人是股民。
“‘三變’改革為村里因地制宜發展水稻產業打下了基礎?!笔笳f,通過“公司+農戶+集體經濟”的模式,去年全村新發展了400多畝水稻基地,為村民帶來了更多收益。
村民在采挖折耳根。(攝影:彭媛)
通過“三變”改革,涂市鎮的農村已經改出了新面貌、新氣象——兩年來,全鎮新發展水稻2000畝、油茶1000畝、吊瓜500畝、折耳根300畝、榨菜400畝、五倍子200畝、魔芋300畝。
“‘三變’改革進一步解放了群眾的思想,拓寬了群眾的增收渠道?!蓖渴墟傸h委書記冉玉峰介紹,下一步,全鎮將持續推進“三變”改革,讓改革在帶動農業發展、解決農民就業、促進鄉村全面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。